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自贡市荣县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专业:电子工程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 2010年12月1日—2011年2月1日
一、 当前的社会调查的社会背景和内容
2010年,党中央若干会议指示:当前农村应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位置,做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培养新型农村农民,这就对我国农村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此次寒期,经学校号召,我回到家乡荣县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两个月里,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个人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包括写作,访问,电脑文档操作等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进行这项农村实践活动,通过对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我得知在这个发展步伐开始加快的农村,在党中央立足地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对于人们的文化知识,精神的要求
第第 1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也越来越高。农民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政府指导思想的要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
那么在我的家乡荣县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在此次社实践的机会,对荣县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荣县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相似,因此这几个村庄社会情况,可以反映我家乡农村的整体面貌。
1、调查时间:具体的调查时间是在2010年12月1日—2011年2月1日。
调查选定地点:自贡市荣县的四个村庄,包括了黑观音村、大丰村、白石铺村、茨芭坳村
2、调查方式:在老乡的协助下,以自己居住的黑观音村为主要调查点,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其他三个村庄的调查则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直接走访群众的方式。调查主要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加以访谈。
3、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以及未成年人),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4、调查的准备工作:
第第 2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1)上网收集资料并且制作成纸质的调查报告,用A4纸打印出来,问卷题目采用选择题的方式,除了问卷之外,还有进行口头的访问,并且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整合。问卷的一共复印200份。 (2)制定路线,从黑观音村开始,然后是茨芭坳村-大丰村-白石铺村。
5、调查问卷的内容
自贡市荣县 ( )村关于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A 男 B 女
2、您的年龄:A 18周岁以下 B 18-40以下 C 40-60以下 D 60岁以上 3、您户口属于:A 城镇 B 农村
4、您家庭月收入: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3000元
C 3000元-5000元 D 5000元以上
5、您所在的村落是否有老年人的活动室?A 有 B 没有
6、您每天都有阅读报纸的习惯么?A 有 B 没有 C 偶尔看看
7、您所在的地方是否经常有组织文化活动? A有 B没有 C 偶尔有
8、您的学历是 A小学 B 中专 C 大专 D 本科 E其他( )
9、您所在的村落是否有阅览室? A 有 B 没有
10、在闲暇时您最经常的消遣方式是 A 看电视电影 B 打牌搓麻将 C 棋类 D 健身 E 看书阅报 F 上网 H 其他
11、您感觉当地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A 非常完善 B 不错 C 一般 D 很落后
12、现今的文化场所有 A 网吧 B 阅览室 C 健身房 D书报刊零售点 E 其他( )可选多个,如果还有其他,可填入括号中 13、您的家中是否有彩色电视机? A 有 B 没有
14、您家中是否安装了数字电视? A 有 B 没有
附:本次的调查是以卷面为主,但是也进行了大量的口头访问。本次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参考价值问卷192份。
二、 调查的总体情况及结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与支持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日渐丰
第第 3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积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重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看戏等文体活动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多种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十分关心。在每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多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都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力度,为改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文化建设情况是基本满意的,各级政府现今对于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较高,但在建设过程中也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调查结果一:从时间上看变化
首先,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是经历了一个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同时由于
第第 4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因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知识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盲目接受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戏、祭祖、烧香拜佛、还有各地方村落的风土人情等都逐渐消失,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缓慢的情况开始好转。80年以后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思想观念不再是那么保守,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麻将、看电影,甚至是发展到了今天的网络信息文化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86%都有彩色电视,近26%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在部分地方也有一些文化场所,如:健身设施、书报刊零售点、阅览室、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发展迅速。 调查结果二:从年龄阶段看变化
(1)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40岁到60之间的中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60%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15%打扑克,搓麻将,4%下象棋,另外的5%读书看报,健身(跳舞,太极等等之类的健身活动)16%,还有一些人选择了作其他文化活动。 (2)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调查发现近70%的未成年人在闲暇时的消遣方式选择了上网,在具
第第 5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体的沟通时我了解到他们经常利用网络工具玩游戏或者聊天。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但是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很多的未成年孩子在暑假期间平均每天上网8个小时以上,甚至有些超过了14个小时。
(3)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较少,而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自发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爱好者组合一起,形成小集体,互相交流沟通之类的文化活动,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乐。
(4)而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力,18到40岁的青年人是忙碌的,但是在忙碌的同时,对于他们精神文化要求也就更高,调查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农民都比较懂得娱乐,基本上都是懂得在闲暇时自我安排节目的,接触面也广,也是最关注时事发展的,而且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大部分都有初中毕业。但是同时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一个群体,农村的文化建设总是受到一些落后腐朽的因素所牵绊,例如,打长牌,六合彩,当然这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并未提及到,但是在进行沟通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也确确实实地发现,这些现象在近几年是屡禁不止的,政府部门也有加大力度进行打击,但是此项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
第第 6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三、 当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甚至是阻碍着文化建设的发展,主要有: 1、 赌博
在我这次调查的四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但是小赌慢慢地就可能滋生成大赌,一些农民的说法是“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不好玩了”,我认为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封建迷信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都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都信仰有神论,更是有人宁愿生病去拜神求平安符,也不到医院就医,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死都是鬼神在主宰。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些家庭也较为不注重孩子的教育。 4、文化活动还是比较少
对于乡村的文化活动是宣扬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但是当前的农村的文化活动还是不够多,也不够集中,不够固定。 四、 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自贡市荣县地区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还是较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对
第第 7 页 共 8 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说还不够,还与大城市的农村存在着一些差距。 所以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目前的农村经济情况来看,是有能力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文化场所,如: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老人活动室等。
2、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应多开展一些例如“送文化下乡”之类的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的阅读能力和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为了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要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对于管理的漏洞要及时补缺。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要对网吧等点进行不定期排查,防止未成年人进入。
4、要极力遏制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情报,对于涉入未深的人加强教育,对于已经沦陷的人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对造成社会危害的要依照他的行为作出刑事处罚。
5、要多关心老一辈的农民。要送温暖,送问候,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6、各村部门可以派送一些报纸,诸如四川日报、中国日报等到各村的活动室或者阅览室,供农民阅读。
第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