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γ-氨基丁酸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来源:五八零教育网
食品与发酵科技 Food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第47卷(第4期)Vo1.47,No.4 产y一氨基丁酸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 工艺条件研究 胡珊,王小波,戴甄,蓝小玲,李学如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610031成都) 摘要: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20株红曲霉中,筛选获得一株 一氨基丁酸高产菌MXL一8,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 发酵培养基组成为2%大米粉,2.O%蛋白胨,1.5%酵母膏,O.15%硝酸钠,0.15%磷酸二氢钾,O-2%硫酸镁。用上述发酵培 养基29 ̄(2,200r/min摇瓶发酵培养6天,GABA的产量可达22.373mg/ml,与目前报道相关资料比较,我们认为该菌 株具有进一步研发功能性食品的优势。 关键词:红曲霉; 一氨基丁酸;发酵工艺 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6X(201 1)04—0064—0004 Screening of ̄,-aminobutyric Acid Monascus Strain and its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HU shan,WANG Xiao—bo,DAI Zhen,LAN Xiao-ling,LI Xue-r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Life Science and En垂neering,Chengdu 610031) Abstract:MXL一8 srain of high—yielding^y—aminobutyric acid Monascus was screened from 20 strains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tradition fermentation foods.The cuhure substrate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ML一8 were optimized by means 0 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4 )orthogonal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e medium contents with 2%of rice lfour,2.0%of protein peptone,1.5%of yeast extract,0.1 5%of NaNO3,0.1 5%of KH2PO4,and 0.2%of MgSO4.Using the optimiz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the content of GABA was 22.373mg/mL at temperature 29℃,shaking speed 200dmin, and incubating time for 6 days.Therefore,it was feasible to use ML-8 to prepare GABA and product the rich GABA health foOds. Key words:monaseus;GABA;fermentation processing doi:10.3969 ̄.issn.1674—506X.20t 1.04—018 红曲霉(Monascus spp.)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药食 同源真菌,以大米为原料,经红曲霉发酵生产的红曲 在我国有近千年的使用历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 红曲有效生理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 压、降血脂、治疗精神疾病、预防老年痴呆、抗焦虑、 活化。肾功能,改善肝功能,防止肥胖等重要的生理功 能 】,在医药和食品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天 然食品中GABA含量稀少,依靠从食物中摄取的 GABA远远不足需要,卫生部2009年第l2号公告 用成分被挖掘,红曲作为传统药食同源生物制品,被 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等行业 1。^y一氨基丁酸( 一ami 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功能性 批准GABA为新资源食品[61。 本文报道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的20株红曲 霉中,筛选到一株产GABA较高菌株,并对菌株发酵 非蛋白质性的氨基酸,具有延缓神经细胞衰老、降血 收稿日期:2011-05—27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SWJTU092T28) 作者简介:胡珊(1987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拳通讯作者:Tel:+86—28—87600990;E—mail:xueruli@sina.com 第47卷(蕙第164期) 胡珊等:产^y一氨基丁酸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65 生产GABA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为下一步 研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保健食品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ML一8由本实验室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获得。 1.2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8Be麦芽汁,2%琼脂,pH自然。 种子培养基:3%大米粉,3%葡萄糖,0.2%硝酸 钠,0.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pH自然。 发酵培养基:2%大米粉,2.O%蛋白胨,1.5%酵母 膏,0.15%硝酸钠,0.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 pH自然。 1.3试剂 一氨基丁酸标准品(上海缘聚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层析纯),四硼酸钠(成都市克隆化工试剂厂,分 析纯),次氯酸钠溶液(成都市方舟化学试剂厂,分析 纯),无水乙醇(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苯酚(天 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纯)。 1.4实验仪器 ZHWY21 1B恒温培养摇床(上海智城分析仪器 制造有限公司);V一1100D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 谱达仪器有限公司)。 1.5实验方法 1.5.1种子的制备 挑取活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装有50mL种子培养 基的500mL三角瓶,29℃、200r/min摇床培养2d。 1.5.2摇瓶发酵 将种子培养液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 50mL发酵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29oC、20Or/ arin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取出测定发酵液中GABA 的含量。 1.5-3 一氨基丁酸分析方法 按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p 。 GABA标准曲线的制作:取配置好的GABA标 准液(1m ̄mL)OmL,0.2mL,0.4mL,0.6mL,0.8mL, 1.0mL于6只比色管,然后分别加入蒸馏水补足到 lmL,加入0.5mL的0.01mol/mL四硼酸钠,1.OmL的 6%苯酚,混匀;加入1.0mL次氯酸钠溶液,混匀后静 置5min一8min,沸水浴10min,立即冰浴5min,加入 2.0ml的60%乙醇,在640nm测量其吸光度。 发酵液中GABA含量测定的方法:取一定量的 发酵液,沸水浴5rain,冷却,12000r/min离心15min, 取上清l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后混匀,取 lmL,按标准曲线测定方法测定发酵液中GABA含 量。 2结果与讨论 2.1 一氨基丁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实验获得 一氨基丁酸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回 归曲线方程为:y=0.4201x+0.0253,相关系数R 为 0.9981,表明所得的方程符合要求,可用于发酵液中 的GABA含量测定。 ∈ E 一 删 <m 《 ∞ 《 0 0 0 0 5 1 1.5 2 2.5 OD值(640nm) 图1 GABA标准曲线 Fig.1 Standard curve of GABA 2.2产^y一氨基丁酸菌株的筛选 对实验室保存的20株红曲霉进行发酵培养5 天后,测定发酵液中 一氨基丁酸含量,有四株红曲 霉菌分离株产GABA含量相对较高(图2所示),其 中2号分离菌株的GABA产量最高,达到了4.1m mL。我们将2号菌株命名为ML一8,以ML一8为出发 菌株,进一步对该菌株产GABA工艺条件进行了研 究。 .._J E E 一 删 如 《 ∞ 《 0 1 2 3 4 菌株 图2产GABA的红曲霉菌分离株 Fig.2 Production GABA o1 Monascus isolated strains 2.3正交实验确定分离菌株产GABA的培养基组成 碳源和氮源是发酵生产 一氨基丁酸的主要影 响因素l9' Ol,本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四因素、三水平, (3 ))研究培养基中大米粉、蛋白胨、酵母膏和硝酸 钠对红曲霉菌发酵生产GAB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1显示,酵母膏对GABA产量的影响最大,极差R值 为13.464,其次是大米粉,硝酸钠对GABA的生产几 乎没有什么影响。正交实验序号3号配方GABA产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1年第4期 量最高,达到17.25mg/mL。由于2.0%和2.5%蛋白胨 对GABA产量影响不大,从生产成本因素考虑,选择 2.0%的蛋白胨。最终获得2号菌发酵生产GABA培 养基组成为:2%大米粉,2.0%蛋白胨,1.5%酵母膏, 0.15%硝酸钠,O.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 表1 (3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 Tab.1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L。(34) 2.4 ML一8菌株GABA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2.4.1种龄和接种量对GABA发酵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种子培养时问 和接种量对红曲霉菌发酵产GABA影响。结果表明, 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48h的种子,按10%-15%接种 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5d,菌株产GABA 最高达18.073 mg/mL。 2.4.2不同装液量对GABA产量的影响 红曲霉发酵生产GABA为好氧发酵,培养基中 的溶解氧浓度是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摇瓶发酵装 液量与溶氧相关。不同的装液量对菌株GABA的产 量影响结果图3可知,ML一8株发酵对氧的需求较 大,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和75mL,GABA 的产量最高,达19.472mg/mL。随后,GABA产量随着 装液量的增加而降低,装量150mL时GABA的产量 为11.986mg/mL。不同装液量对GABA产量影响研 究结果提示,在今后使用2号分离菌株大规模发酵 生产GABA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发酵液中溶解氧对 GABA产量的影响,加大通气量将有利于GABA产 量的提高。 2.4_3发酵培养时间对GABA产量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发酵时间对分 离株发酵影响结果图4可知,发酵培养2d,菌株开 始产GABA,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GABA的产量也 逐渐增加,当培养6d时,GABA的产量达到最大 2O 一_J 16 0) 三12 删 知8 《 雩 4 -r- 0 bU /b 1UU 12b 1bU 培养基装量(mL/500mL三角瓶) 图3装液量对GABA产量的影响 Fig.3 Effect fo diferent volume of medium on GABA production 22.373mg/mL,继续培养到第7d,GABA产量增JJll较 小,这可能是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菌种进入衰亡期, 菌种的生长和代谢产物GABA形成下降,【夭J此, MXL一8发酵产GABA的最佳培养时问为6d。 24 j 20 三16 12 矗8 舌 4 0 发酵时间(天) 图4培养时间对GABA产量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incubation time on GABA production 3总结 经红曲霉菌发酵生产的红曲在我国应用距今已 有近1 000年的历史,作为药食同源的红曲在医药 和食品中广泛使用,长期的实践证实了红曲的安全 性。^y一氨基丁酸作为新资源食品添加剂获卫生部批 准,因此从红曲中筛选高产^y一氨基丁酸菌种,研究 发酵工艺,生产含 一氨基丁酸高的红曲,开发成功 能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筛选出的 红曲霉菌MXL一8液态发酵产 一氨基丁酸的最高产 量为22.373mg/ml,较国内目前相关报道的产量提高 很多l7、9、”1,因此本实验研究成果为利用红曲发酵生 产富含GABA的功能性食品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菲菲,周立平,嘉晓勤等红曲菌应用研究进展IJ1酿 酒科技,2009,7:91—94 [2]张晖,姚惠源,姜元荣富含^y一氨基丁酸保健食品的研 究与开发[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9):69—72. [3]Guin TWC,Bottiglieri TSI.GABA,-,/一hydroxybutyric acid,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 IJJ.Ann Neurol,2003,6:3—12. 第47卷(写第164期) 胡珊等:产 一氨基丁酸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67 (上接第51页)提取次数4次。 2.2-3验证试验 参考文献 【1】梁引库,徐仲阳.巨大型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 按照方案A,B C。D2E 做验证性试验,平行三次, 取平均值,得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总黄酮含量为 4.01%。 农业科学,2009,37(30):14881. 【2】李喜风,郝哲,杜云锋.蒲公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1.中 药材,2009,32(5):823. 【3】罗艺萍.总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亚太传 统医药,2010,6(4):126—127. 『4]王慧.总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I.食品与药 3结论 从蒲公英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 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为1:35、超声时间为 35rain、超声温度为60℃、提取次数4次;影响因素的 主次关系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超 声时间>提取次数;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 含量为4.01%。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极大地缩短了 品,2010,12(09):347—349. [5】唐涌连,彭志刚.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血液肿瘤作用【JJ.中 国实用医药,2010,5(17):236—237. [6]赵菲,金永生,吴秋业.总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其构效 关系的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5):325—328. [7]李健民,徐艳明,朱魁元等.蒲公英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进 展【JJ.中医药学报,2010,3(8),138 提取时间。因此,该工艺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 点,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上接第59页)反应时间为4h,反应液pH为5.O。在 参考文献: 【1】陶颜娟.,j、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江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8 此条件下,植酸去除率为71.62%。影响植酸降解的 因素大小排序为:反应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3.2去除淀粉试验中,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去除淀 粉的较优试验条件为:料液比为1:15,蒸煮温度为 121cI=,蒸煮时间为20min。 『2l李丽,崔波,白伟芸.玉米胚芽蛋白的综合利用[J】.食品与 发酵科技.2010,46(2):16—18 【3】胡叶碧,王璋.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玉米皮膳食纤维组 3.3去除蛋白质试验中,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去除 玉米皮中蛋白质的较优试验条件为:中性蛋白酶酶 用量为7U/g,酶解时间为4h,酶解液pH为7.0,底物 浓度为l:14。 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1): 103—105 [4]张延坤.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1997,(6): 30—32 3.4本实验制备的玉米皮膳食纤维粉的总膳食纤 维含量可达95.8%,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 3.9% 【5】 肖安红.常见膳食纤维微粉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 文,2008,10 【6】大连轻工业学院等八大学院.食品分析[M】.第~版.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152-211,214 ̄230,285~295